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轉載] 淺談自行車坐墊調整

一、坐墊角度

首先先調整最簡單的坐墊角度。坐墊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於目前市面上的坐墊的墊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視可能不太准確,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長尺放在坐墊上,再用眼睛目測抓水平,這樣就容易多了。


不過坐墊得角度絕不是死板板的。比如說,有些人騎完車後常常會抱怨胯下痛,這或許是坐墊前端的壓力過大所致,這是可以將坐墊的鼻端稍稍向下調整一點,這樣做可以減輕對胯下部位的壓力,特別是在上坡的時候。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長騎上坡,反而喜愛衝下破的樂趣,而衝下坡時因為要控制重心的關系,騎乘者常常會在坐墊與坐墊後方移來移去的,這時最好將坐墊鼻端稍微往上仰個幾度,同時將坐管高度放低,這樣做有助於下坡時身體在坐墊上的靈活度。

二、坐墊高度

再來就是設定坐墊的高度了。坐墊的高度是單車設定中最重要的一環,尤其與膝蓋傷害與踏踩出力息息相關。坐墊太高的話膝蓋容易受傷,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產生意外;太低的話腳踏踩不出力量,長期用不正確的姿勢踩踏也會對膝蓋與腿部產生不好的影響。唯有正確的坐墊高度才能真正發揮出應有的踩踏效率、並擁有最正確健康又不傷害身體的踩踏姿勢,而且不但不會蘿蔔腿,而且還能修飾腿型喔!

膝關節是單車運動時使用最頻繁的身體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當我們的腿每踩踏一圈,膝關節就會活動一次,這樣頻繁的動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確的話,很容易就會讓膝關節受傷、甚至一輩子都不能騎車(很多膝關節的傷害是很難康復會來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


設定坐墊高度常常聽一些專家說什麼要(胯下長*0.885)如何如何量測的?其實你不打算當一個選手的話,真的不需要將一件簡單的事情搞得那樣復雜。初學者只要先將“腳跟”放在踏板上,然後踩幾下,慢慢地調整坐墊高度,等到踏到最低點時膝蓋正好打直(如圖B1),這時候的坐墊高度就已經八九不離十了!依照這樣的標准坐墊高度,再將“腳掌”放回原來的標准踩踏位置,如此一來,膝蓋在踩踏的最低點時自然就會有一點點彎曲(如圖B2),這樣的伸展姿勢既可以兼顧踩踏事的出力,也不會讓膝關節再踩踏時受傷。當然,如果新手一下子無法習慣這樣的高騎乘位置,也可以將這個“標准坐墊高度”再降低一、兩公分、甚至三、四公分,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設定坐墊高度時最忌諱將坐墊拉得太高(路上有很多中學生喜歡耍酷,刻意將坐墊拉得很高很高,假裝自己腳很長的樣子),這樣的坐墊高度在踩踏時會讓膝蓋打直(如圖B3),是很危險的動作!像單車運動這樣需要雙腿頻繁地作踩踏回轉的動作,這時如果還讓膝蓋打直,不僅會讓踩踏有“頓點”發生,影響踩踏的連續性,而且打直時的膝蓋也很傷膝關節及腿部韌帶。雖然拉高坐墊後會有一種將踩踏力量“直直打出”的錯覺,好像要這種姿勢才能踏出去,但其實不然,不管是肌肉還是膝關節都很容易在這時(膝蓋打直)磨損受傷。所以一點要記住!騎車踩踏是切忌不能讓膝蓋打直。

坐墊高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初學者由於不習慣高重心的騎車姿勢,所以往往會將高度下拉,而且拉得太多,這樣“蹲騎”的姿勢會讓腿部的力量伸展不開來(如圖B4),雖然騎車時安心了些(因為重心低、而且腳掌可以踏到地面的緣故),但舒展不開的大腿、小腿、與膝蓋不止會讓你騎不快,長時間下來也容易造成肌肉與關節的磨損。

因此,我們在這裡建議,還是先將自己的“標準坐墊高度”找出來,之後可以稍微降低幾公分,慢慢習慣重心的變化,然後再一點一點地(半公分或一公分)向上調整,一直到找到那個既可以讓你安心自信、又可以兼顧踩踏出力、並且能避免身體受傷的好位置

三、坐墊的前後位置

坐墊的前後位置其實也與膝關節大有關系,但常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節。一般車友或車店往往以“好看不好看?”或“酷不酷?”等外觀因素來決定坐墊的前後位置,這樣是很不對的。坐墊的前後位置,與坐墊高度同樣影響膝關節甚巨,所以設定時一定要小心謹慎才對。


坐墊前後位置的設定其實相當簡單:先在坐墊上坐好,將腳掌放在踏板上正確的位置(如圖C1)然後踩個幾下,接著將踏板擺成水平,這是前腳的“膝蓋下點”所垂下的垂直線要剛好通過踏板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踏板軸),這樣就完成了(如圖C2)!如果垂線沒有通過踏板的中心位置,就要依次調整坐墊的位置。(如圖C3)坐墊位置就太過前面,而圖C4則是太後面,坐墊位置太過前面或後面會影響到腿部的踩踏出力,與膝蓋的磨耗也息息相關,所以不可不小心。

這個位置當然也不是死的,而是有一點彈性:如果位置再後面一點點,可以讓大腿的出力更好更直接,適合喜歡“大腳踩踏”方式的高出力型猛男;如果位置再前面一點點則可以讓膝蓋與小腿的回轉更順暢,適合喜歡“高轉速”的朋友(踩踏出力小一些、但踩踏速度快一些)。但不管是向前向後,移動的位置都不可超過標准位置2.5公分以上,超過的話很容易就會傷及膝蓋與肌肉。

一般車友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將坐墊放在過於後面的位置(如圖C4),這樣做好像能讓車子看起來更酷,踩踏是好像也比較容易有那種扎實的踩踏感,但這樣硬操的結果,長期下來其實對膝蓋時會有所損傷的。

四、龍頭的高度長度

龍頭的高度長度主要是在調整體重壓在單車上時的配重,同時也會影響操控的靈活度。正常騎行時,我們應該將身體的重量均勻分配在騎車的“金三角”:分別是“ 手把”、“坐墊”與“踏板”上(如圖D3)。

不常騎車或沒有騎車運動習慣的人,由於不善於使用上半身的肌肉群,腰部也不經常運動到,所以會不自覺地將龍頭把手的位置弄得又高又近(接近身體),讓騎車的姿勢好像平常坐著的姿勢那樣(如圖D2)。但這樣的姿勢其實會讓身體的重量過於集中在“ 坐墊”上,而“把手”所分到的重量卻只是點到為止。這樣的設定一開始雖然可以感覺到很自然舒服,但將大多的身體重量壓在臀部(坐墊)上,騎乘久了之後臀部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不舒服,跨下的部位也容易會有麻木的感覺。 另外,像這樣太過於“正直”騎姿將使得騎乘者的脊椎直接面對地面所傳來的衝擊,久了後就會產生腰酸背痛,長期下來對身體其實是很不好的。所以設定龍頭的高度與長度時,千萬不要一味地想將龍頭加高縮短;相反地,要將龍頭設定在適切的位置,讓身體的重量能夠分一些到把手上面去(也就是上半身與手臂的肌肉上)。雖然一開始時會因為這邊的肌肉群平時很少用到的關系,所以會感覺比較無力而且容易疲憊,但騎過一兩次車、等肌肉群習慣這樣的使用方式與強度後,酸痛不適的感覺自然就會消失。所以設定龍頭的長度高度時一定要記住“騎車黃金三角配重原則”。

龍頭的長度則會隨著車子上管長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由於每台車子的上管長度不盡相同,所以龍頭長度也不是個固定的數字。龍頭過短的話體重不容易壓在前輪上,騎車時操控容易有些輕飄飄的感覺,上坡時前輪也比較容易浮起,產生危險或打亂節奏,而且上半身的力量也會有施展不開的感覺;相反地,龍頭過長則會放太多重量在前輪上,除了會讓操控礙手礙腳之外,下坡時重心太過前面、後輪載重不夠容易浮起或導致抓地力不足,對騎乘安全也會大打折扣,上半身過於拉伸也會增加疲累感。所以選擇適當的龍頭長度往往是新車設定最要的一環,但也是店家最不容易(或不願意)調整、而且是消費者最不容易馬上感受到效果的一項設定。所以說,專業的單車店家一定要準備多種龍頭長度供消費者設定或選換。把手可以適當鋸短、坐管坐墊也都可以輕易使用快拆或工具調整,唯獨龍頭是得大費周章的更換,是最不容易調整的操控零件。不過,一定不能怕麻煩,一點要找到自己最適合的龍頭長度高度才行!除了店家能為你建議設定外,我們也建議車友可以多購一些不同長度的龍頭。偶爾更換一下,這樣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最好最舒適的騎車黃金三角”位置。騎起車來才能更不費力、也更安全。

六、煞車把手位置

煞車把手的角度對了還不夠,手指是否能正確地控制手把也是關鍵。現在的自行車零件多以歐美人的體型作標準,因此對東方人來說。尺寸上往往大了一號。還好,經過多年的演化,現在的煞車把手大多都是有很寬廣的調整空間了。所以只要請店家老板將煞車手把的位置依照你的手掌大小、手指長度作調整,基本上食指與中指的第二節要可以穩穩地放在煞車把手上才算及格(如圖E4),這樣真正遇到危險時,剎車的反應時間與力道才夠快夠有力。



尤其是手掌小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特別注意這點!千萬不要拿你小小的手掌手指去屈就那個設計給西方大男人用得大大的把手,其實只要一丁點的調整,就能夠讓車子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

七、把手寬度

車把手的寬度大概要比肩膀再寬一些些,至少要與肩膀同寬,這樣操控室才會靈巧有力,而且胸部肌肉自然舒展,可以呼吸得很順暢(如圖F1)。


太窄的車把手寬度會讓轉彎時礙手礙腳,既影響操控也危險,而且也沒法大口呼吸(如圖F3)。
但過寬的車把手寬度也不好,上半身也容易太前傾,徒增氣力、增加腰部的負擔(如圖F2)。

八、總結

所以,當你將坐墊的角度、高度、與前後位置、還有龍頭的高度長度、以及把手的寬度都照以上的方法設定對後,騎乘的姿勢便會像圖D3。

這樣,膝蓋與腿部能真正使出氣力並不容易受到運動傷害;上半身則是略成一個“弓”狀,可以自然吸收路面的衝擊與震動;而前手臂微張微彎,也稍微負載著上半身的重量;手指則是很自然地放在煞車手把上,可以快速輕易地停下車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完成單車的設定了!準備開始騎車囉!

[轉載自星光網路學院]

2006年7月26日 星期三

素蓮的新單車




小小改裝了一下, 跟舊車交換了車胎和坐墊, 順便加上牛角.

2006年7月18日 星期二

2006年7月16日 星期日

20060716 - 金龍萬溪翻五指, 萬里北海越陽金


因為最近太陽大, 所以有一段時間不敢在八點半這麼晚才出發了, 趁著碧利斯颱風遠離後帶來的陰涼天氣, 來一趟五指山加大屯山系巡禮好了..


記得今年二月買了叉踢嘻, 第一次挑戰的山路就是金龍產業道路, 隔了五個月, 有點忘了這條路的騎乘狀況了. 只好再來複習一回!

這條產業道路就跟它的名字一樣, 像條有點難搞的龍, 爬昇的高度雖然只到360米的碧山營場, 不過時緩時陡的路況, 並不太適合做為單車的入門山道. 難怪當時第一次騎山路又肉腳的我, 會眼冒金星滿臉發白兼腳抽筋.


攻克最後一個大長陡坡之後就比較平坦了, 很快就可以來到金龍與碧溪產道的三叉路口, 路口旁有露天咖啡座, 附近可欣賞台北東區市容, 再往上行便可到碧山營場.



過了碧山營地, 往故宮內雙溪方向下滑個1K左右, 可以看到往右斜上的萬溪產業道路, 記得不要滑太快, 不然很容易錯過, 要再爬回來可就累了..


萬溪產業道路算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單車路線, 不少車友都在這條路上聚集. 一路上大概只有帕米爾公園這個景點比較引人注意. 園內有很多巨石林立, 上面都刻了字, 有不少是于佑任寫的.

帕 米爾公園創辦人李健春先生,是位俗稱老芋頭的老榮民,年少時參加八年抗戰、剿匪,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其部隊還駐紮在甘肅蘭州,堅持救 國主義及國民黨忠貞黨員的他,因不願投降共產黨而號召了些許的同袍,沿著河西走廊、天山南麓、帕米爾高原、阿富汗、印度、而展轉到台灣。抵台後繼續投身軍 旅,至退伍前偶然發現此地後,利用假日開始開山闢地。55歲退伍後,即遷居至此定居開墾。李健春先生因為重度中風而在大陸休養復建,目前靠著帕米爾同志會 一些熱心的會員,時時從旁協助整理、維護公園的秩序。[此段網路上找的]


萬溪產道整條路都不算陡, 沿路也有不少樹蔭遮陽, 隨著爬昇的高度漸高, 可以遠眺台北市北區一帶和緊臨的大屯山系山頭. 今天幾乎沒什麼太陽, 也不算悶的天氣, 不過閔榕好像沒還沒睡醒一樣, 一路都軟趴趴的, 莫非經過一個星期的紙醉金迷後, 又暴肥了嗎!
閔榕 : "剛剛騎到半路, 以為開始下大雨了, 原來是汗水呀!"

我 : "是油水吧 ! 天氣熱一點的話, 這灘油水搞不好會燒起來呀 !"

萬溪產道的最高點在風櫃嘴, 海拔約600M. 此地三叉路口時常聚集了重車, 單車, 轎車, 小販發財車和登山客. 還看到一位老頭, 載著怪怪的頭盔, 蹬著夾腳托鞋, 騎了一台超迷你機車上來兜風, 想上來把登山的歐巴桑嗎!

在 風櫃嘴小歇後, 開始往北28鄉道下山, 滑到溪底五號橋時有個Y型叉路, 往右是北28-2, 往左是北28. 最後兩條路會再度接在一起(即下圖, 附近路旁邊有賣刈冰). 上次北橫最後一次集訓時, 由萬里上風櫃嘴, 走北28-2, 一路不時有要命的陡坡出現, 所以北28雖然較長, 但是要想由萬里上風櫃嘴, 建議還是走北28比較理想.
過了北28和北28-2的第二個Y型叉路後(上圖右手邊是北28, 左手邊是北28-2, 由萬里往台北方向, 建議走北28), 路就變成雙線道的大馬路了, 一路緩緩的沿著瑪鍊溪往萬里方向, 這條路稱為萬崁公路(萬里-崁腳).

正當我們霸占著大馬路悠閒地騎著, 背後傳來陣陣的機車引擎聲, 突然呼嘯而過的, 竟是不久前在山上看到的迷你機車老頭. 跟老頭尬車了一小段, 最後發現單車還是敵不過機車, 即使是迷你機車... 眼睜睜看著老頭長揚而去.. . -__-!!

萬里好像沒啥有名的美食, 除了那間馬路旁人潮川流不息的"亞尼克菓子工房". 一個靠海的地方, 第一個另人想到的美食, 理當是跟海有關係呀! 現在竟是不太搭嘎的..蛋糕..不知道有沒有賣海鮮口味的蛋糕..

在萬里吃了碗豆花後(不敢再吃刈冰了, 以免106乙獺狸尖事件重演), 晃到野柳. 野柳這裡有世界級海蝕景觀, 遊客中心的播中還夾雜著日文和英文, 不過也有隨意傾倒廢水的路邊海鮮餐廳.

過了野柳這典型的台灣式旅遊景點後, 肚子裡的豆花也消化的差不多了, 可以往陽金公路去了.

這是第二次從陽金公路騎上陽明山, 幸好兩次來騎都是陰陰的天氣, 不然沒什麼樹蔭的漫長陽金公路肯定夠你受的.陽 明山國家公園裡有兩條名字相同的溪, 都叫"磺溪". 兩條都源自七星山, 兩條溪水中都富含硫磺成份, 河床岩石都因受硫磺質浸染而成黃褐色.我想溪名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一條由東北往西南方向, 流經紗帽山腳, 於士林一帶注入基隆河. 一條由西南往東北方向, 從金山的磺港漁港入海. 陽金公路便沿著後者, 緩緩延伸到七星山腳, 屬彎延於北部濱海的台2省道分支, 稱為台2甲線.

陽金上一路上蟬嗚聲不斷, 夾雜著平地的那種略為不和協, 和山中特有的宏亮節蟬嗚. 而且越往山裡走, 宏亮節蟬嗚就越大聲, 山裡的蟬嗚還是比平地的悅耳多了.

正在享受這山裡的交響樂時, 耳邊又傳來陣陣熟悉的"機車"引擎聲了.. 靠..不會吧, 迷你機車怪老頭又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了.. 在陽金的長緩坡上, 要跟老頭
尬車是根本不可能了, 這老頭現在大概是邊笑邊摧油門吧! 真是好"機車"呀! .. -__-

到 了八煙一帶, 看到路旁的金包里大路石牌, 下車瞧瞧. 金 包里大路,指的是從北海岸金山鄉,穿越大屯山脈通往台北士林的一條山路,昔時又名魚路古道,長約30餘公里,沿途皆為先民以自然石階舖設而成,為清末時 金山與士林之間的重要交通幹道。目前這條山路全段已不完整,有些與陽金公路、仰德大道等道路重複,而保存最完整也最多遊客前往的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 從擎天崗到八煙的路段

過了八煙之後, 公路開始有比較彎延的感覺, 這裡高度約300M, 離馬槽的高度還有300M.

看 到馬槽大橋和小橋時, 七星山就幾乎近在咫尺了. 照片上看起來比較大的是小橋, 看起來比較小的是大橋.. :-P 右手邊可以清楚看到雄峙於北海岸地區的一等三角點 - 竹子山.

竹 子山海拔1,103公尺,約在七、八十萬年前噴發形成火山,由竹子山上流下來的熔岩流分佈的範圍 極為廣大,可以說是大屯火山群中覆蓋面積最大的火山,覆 蓋了金山鄉、石門鄉和三芝鄉的大部分地區,甚至到富貴角及麟山鼻海邊都還可以看到來自竹子山─小觀音山系的熔岩流。此山系峰巒層疊,並無典型的火山錐外 形,在主峰上亦無明顯的火山口,稜線陡峭,構成本山系的主要岩石是兩輝安山岩。由於竹子山上面有重要軍事設施,所以遊客無法進入。

在竹子山主峰的左手邊, 可以看到山頂上設有許多電視及廣播發射台的 ,就是小觀音山 . 小觀音山主峰高1066公尺,小觀音山各山峰環境著的是全台灣最大的火山口. 直徑有2公里, 比日本富士山火山口還大, 但似乎少有人知. 可惜的是火山口的西北角已崩陷, 大屯溪從其缺口流出下山.

大橋上休息發呆, 看看來往的車輛, 和幾對出遊的情侶, 除了我們以外, 沒看到有其他單車經過. 嗑了中午在有7-11真好買的三明治後, 準備爬最後一段陽金, 回台北市了.

來到陽金與中湖戰備道路的T字路口, 竟開始下雨, 這段好像很容易下午後陣雨. 幸好過了小油坑後就停了. 便一路往仰德大道衝下山去.

突然回到熱鬧的大台北市, 還真有點不太習慣...

美麗華百貨大型戶外看板上的windows error message和萬里鄉的鄒氏古厝(註一); 基隆河畔河濱公園的遙控飛機和北28鄉道上被壓扁的鍬形蟲; 舊時金包里大路和今日的仰德與陽金公路, 跨越了大屯山火山群的自然屏障, 但似乎平衡不了百年來兩地間的差異, 唯一平衡的大概是那兩條依舊都黃橙橙的溪吧!單日里程: 92 Km
單日累加爬昇高度: 1440M

(註一)鄒氏「范陽堂」古厝,位於北28公路指標10.5公里叉路下方。這間古厝為「一條龍」的格局, 七間房間相連,七個門一字排開,為北台灣難得一見古厝格局。「范陽堂」古厝的建材多就地取材,以 安山岩石塊砌造屋牆,而少用一般的磚塊。這種以安山岩砌造的石頭厝,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很普遍的建築特色。

鴛鴦戲水

不要打我....

2006年7月12日 星期三

單車種類介紹 - 公路車類



Road Bikes, 傳統的公路車, 有前後變速系統, 剎車系統, 但無避震系統







Time-Trial Bikes, 競速專用







Touring Bikes, 長途旅行用車






Track Bikes, 無剎車與變速系統的競速車, 專門在競速賽道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