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產品] A-Bike 全世界最小的折疊車

之前提到的全世界最小折疊車 A-Bike已經開始量產販賣了..



看看老外騎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Strida 和 A-Bike 來尬一下



官方網站說A-Bike可以騎到時速24Km, 大概是拼老命騎的速度吧!
像台灣到處坑坑洞洞的路面, A-Bike應該會變成最佳的人力驅動按摩椅.. 記得要多穿一件褲子, 屁屁要夾緊點..

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20070223 - 大雪山林道

前年因為連續幾次的風災, 造成幾處大雪山林道崩塌,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宣布封山修路, 直到去年五月間, 在大家的熱烈期盼中, 大雪山林道終於修復完成, 再度開放..

過年連續五天近乎養豬的日子, 各位愚蠢的藍星人們, 該出來活動一下筋骨了..

第一天(2/23)下午到大雪山林道山腳下約9K處, 太早上山好像也啥事做, 老爺就提議從這裡開始騎到15K處的若茵農場, 幾個人就開始在路旁變身換裝.. 第一天先熱身一下.

第二天(2/24)早上, 原本計劃八點從若茵出發, 不過拖到九點才離開..哈.

大雪山林道從15K開始, 一路上的坡度算是相當的平緩, 還會遇見不少專程到此賞鳥攝影的人, 騎到23.5K處時, 路旁有一棵有名的山桐子樹, 賞鳥人士都叫此樹為"大雪山鳥餐廳". 每年鞍馬山的山桐子結出紅色果實後. 就會吸引大批中海拔的山鳥前往啄食, 因而使得這兒成為賞鳥勝地, 是賞鳥圈每年的一大盛事. 我們騎到鳥餐廳時, 樹下還真的排了一堆大砲鏡頭, 對準正在樹上大快朵頣的黃腹琉璃和白耳畫眉.. 我們就停下來賞烏, 順便..賞砲.

下午一點左右騎到35K處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入口, 午後山上雲霧水氣漸多, 而且進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要收費, 所以就折回了到海拔低一點的地方, 煮大鍋麵吃..



第二天晚上住在高濱小築, 民宿主人- 陳阿伯是位退休的學校主任, 還附一位專業女佣(Eida)隨側服務, 都非常親切好客. 當晚我們很幸運的獨占整楝小木屋, 小木屋內的配備齊全, 實在是太享受了.. 連投影布幕都有, 不用再翻床墊了, 可以玩Wii玩到雙手殘廢..



第二天騎車的GPS軌跡圖...

2007年2月16日 星期五

[轉載] 常見的自行車專有名詞

Cross Country 泛指單車越野之意。
Downhill 泛指下坡賽之意。
Dual Slalom 泛指下坡曲道賽之意。
XC 為Cross Country的簡稱。
DH 為Downhill的簡稱。
DS 為Dual Slalom的簡稱。
Enduro 表示林道騎乘或使用的意思。
Cross Country Race 為單車越野競賽之意。
Dowinhill Race 為下坡賽之意。
Race Team 車隊之意。

車種分類

Cross Country Bike 一般指稱為前避震車款。
Downhill Bike 一般指稱為下坡賽車款。
Dual Slalom Bike 一般指稱為下坡曲道車款。
Free Rider Bike 一般指稱為功能較強的前後避震車款。
 
避震系統各類名詞

Suspension 指稱為避震之意。
Rear Suspension 指稱為後避震之意。
Full Suspension 指稱為前、後避震之意。
Suspension Fork 指稱為避震前叉之意。
Rear Shok 指稱為後避震之意。
Upper Tubes 泛指避震前叉的內管。
Lower Tubes 泛指避震前叉的外管
Air Suspension 是指氣壓式避震。
Oil Suspension 是指油壓式避震。
Air Spring 指的是用氣壓來作為彈性體。
Coil Spring 指避震器的圈狀彈簧。
MCU Spring 指的是用優利膠來作避震彈性體。
Dual Air 雙氣壓之意。(常見於Rock Shox的規格手冊中,指的是正氣壓和負氣壓。)
Travel 是指避震行程的長短。
Negative Travel 是指避震負行程。(常見於Roxk Shox的規格手冊中。)
Rebound 指避震器作動時回彈速度快慢的功能。
Preload 指避震器可預壓空間作動的功能。
Lockout 指避震器有鎖定功能之意。

零件制造或表面處理方式

1-piece 是指一體成型的制造物件,通常是鍛件或鑄件。
CNC Machined 用精密電腦輔助與控制,採用機械方式來切削的工法。
Forged 指金屬採用鍛造工法,是將金屬質料經過數次的衝壓而成。讓內容分子更加密實,所以有很高的強度表現。
T6 熱處理之意。讓鋁合金素材的內部分子重新排列,降低應力的發生,有於減少斷裂的發生。
7075-T6 Aluminum 7075是單車工業鋁料的分級名稱,再加上熱處理程序。
6061-T6 Aluminum 6061是單車工業鋁料的分級名稱,再加上熱處理程序。
Double Tubbed 意指有兩個不同厚度的雙抽管材。
Triple Tubbed 意指有三個不同厚度的雙抽管材。
T.I.G Welding 為焊接的一種工法,不用任Lugs,管材對管材直接焊接,其焊接成魚鱗狀也有簡稱魚鱗焊。
Smooth Welding 為焊接的一種工法,是將T.I.G焊道磨平讓表面光滑沒有痕跡。
Polish 指管材或零件表面的拋光處理。
Anodized 泛指管材或零件表面的電鍍處理。如果有顏色如紅(Red Anodized)或藍(Blue Anodized)等等則可以稱為陽極處理。
Powder Coating 粉體塗裝之意。是一種表面硬度高、耐衝擊、耐鑄的塗裝技術。
 
車架型式或零件的專有名稱

Pivot 泛指零組件的軸心,通常是指固定煞車夾器的固定座軸心,或是連杆的轉軸。
Adapter 意指轉接板,如煞車碟片孔位的更動或轉換油壓煞車的卡鉗固定板。
Disc Mount 泛指碟式煞車的卡鉗固定座。
Link 指車架的連桿組件。
Center to Center 指車架尺寸而言,是指車架五通中心(B.B)到上管的中心位置。(通常會用英寸或公分來標示。)
Center to Top 指車架尺寸而言,是指車架五通中心(B.B)到上管的上緣位置,但有些是到立管的末端(束環位置)。依各家車廠標示的各有不同。(通常會用英寸或公分來標示。)
Standover 指的是車架上管的中心位置到地上的距離,可以用來參考騎士和車架之間的跨下間距,但原則上必須裝上前後輪。公路車在3至9cm左右,登山車在6至12cm左右。(常見於Cannondale的目錄裡)
Hard tail 泛指後三角沒有避震效果的XC登山車。
Soft tail 指後三角沒有轉點但有避震效果的XC登山車。如KHS、MOOTS、Ritchey、TREK等等都有推出這樣的車款。
URT 懸吊設計 是Unified Rear Triangle的縮寫,指單一轉點避震車采用一體式的後三角懸吊設計,如KLEIN Mantra車款、GIANT的Warp及Cannondale的Jekyll或Raven車款等都屬於URT避震設計。
Active懸吊設計 可稱為連動設計。
多連杆懸吊設計是指采用多組連杆組合的設計原理,常見的有三連杆如FOES、ROTEC下坡車款等。四連杆如GT的LTS車款、GIANT的ATX、NRS車款等等,甚至是五連杆設計都有。
懸臂式懸吊設計 泛指一體式的後懸臂,如FASTRAX的F2車款。
轉點位置以車架五通的中心來區分後懸吊的轉點位置,在五通之上為高轉點,在下則為低轉點。
 
品牌的專有名詞
 
I-Drive 這是GT公司在98年所開發設計的獨立驅動系統也就是ISOLATED DRIVENETRAIN 或簡稱I-DRIVE,目的是騎乘時讓鏈條不會有拉伸的動作,可以達到最佳的傳動效果。 
Lawwill四連杆 是著名的Mert Lawwill所設計的四連杆搖臂系統。如Schwinn的4 Banger、99年前的Tomac Magnum204、Yeti Lawwill等等車款都可看到應用Lawwill四連杆。 
CAAD 為Cannondale Advanced Aluminum Design的簡稱。是Cannondale管材設計的代表型號,如CAAD5、CAAD4、CAAD3。 
ELO 是Cannondale電子鎖定的縮寫,原文為"Electroic Lockout,應用在Lefty避震前叉上。 
HeadShok Fatty Fork 是Cannondale獨立開發的避震前叉,使用在登山車、公路車或Cyclocross車款。 
HeadShok Lefty Fork 是Cannondale在99年末推出的單腿式避震前叉。 
NRS 是GIANT公司在2000年所推出的避震系統,最主要是能提供完全沒有能量損失,也就是所謂的"No-Power-Loss"。而NRS 為No Resonance System之意。 
AC 為"All Condition"的縮寫。是GIANT 2001所推出的全能車款,有三種避震行程可選擇,可用於Free Rider 和Dual Slalom騎乘。 
S-Works 為Specialized最頂級車架的代稱。強調高強度及輕量和純美國制造,有DH、DS、XC、ROAD等車款。 
Horst link 為HORST LEITNER所創的連杆系統,在99年末由Specialized獨家買下專利權,應用在FSR系列產品上。 
SID 為ROCKSHOX在98年所推出的氣壓式避震前叉。其超輕量和雙氣壓的設計,一直領先其它品牌,己成為ROCKSHOX XC 競賽的代表作。 
TPC 為Manito雙活塞油壓避震系統。一個掌管壓縮行程,另一個掌管回彈行程,在2000年則改為TPC PLUS,也就是有三組活塞,此系統一直是Manitou的避震系統代表作。 
SPD 這是Shimano對於開發設計其卡式踏板系統的名稱,原文為"Shimano Pedaling Dynamics"。SPD現在幾乎己成為卡踏系統的代名詞。 
V-Brake 這是Shimano於94年所推出的V型煞車系統與專利,現在己成為V型煞車的代名詞。 
Hollowtech 這是Shimano於99年推出中空的曲柄技術,現在則成為許多制造廠模彷的對像。

2007年2月14日 星期三

[人物] 敗客大俠撞地球實錄

一種米養百種人, 騎一台單車也是有百百種撞地球的方法!

敗客們, 切磋一下各位大俠的武功密技吧!

時間: 2006/4/8
地點: 汐止勤進路下坡
敗客: 豬頭男
招式: 硬橋硬馬鐵布杉肉身撞桿必煞技

時間: 2006/6/19
地點: 復興往三民-台7線下坡
敗客: ㊣大雄
招式: 吋壓白線水上飄

時間: 2006/8/5
地點: 出金瓜寮溪下坡
敗客: 小妹維尼
招式: 流星蝴蝶賤紐澤西前空翻

時間: 2006/8/12
地點: 木柵路五段焚化爐下坡
敗客: 彭桑
招式: 神龍擺尾 蜻蜓點水 陰溝
翻船 靈蛇出洞

時間: 2006/11/4
地點: 北47-1下坡
敗客: 波波
招式: 投懷送抱八極大式頂心肘

時間: 2006/11/11
地點: 萬溪產業道路下坡
敗客: 波波
招式: 鯉魚躍龍門鹹魚大翻身

時間: 2006/12/7
地點: 土城石門路下坡
敗客: 047
招式: 老牛不推車臨老入花叢

時間: 2006/12/24
地點: 拔刀爾山下坡
敗客: 波波
招式: 路見不平騰雲駕霧空手拔刀術

時間: 2006/1/20
地點: 內湖安康路
敗客: 撞地球
招式: 醉拳之張果老 - 醉酒翻身倒騎驢

時間: 2006/2/11
地點: 陽明山湖底路下坡
敗客: 髒兮兮老爹
招式: 奶油桂花手第一式 - 捻花惹草仆街化骨綿掌


武功招式著重於心法, 不拘泥於身形!

敗客任督二脈未打通與定力不足者, 請勿學習!

臨摹須適可而止, 並須家長陪同並引導, 以免走火入魔, 切記! 切記!

[人物] 單車踢狗專家伍萬先生訪問稿

時間:2007年二月初 丙戌狗年年尾
受訪者:伍萬

問:能否請您略述個人的身家背景如學歷、職業等等?
答:我叫伍萬,住在板橋。現在在某 F 電信公司服務,是個電腦工程師(也就是所謂的宅男工程師)。

問:什麼時候開始單車踢狗的活動?
答:應該是在我買了新車之後的事情。因為那時候騎新的單車還挺拉風的,不過如果被狗追著跑就大大的扣分了。所以我才研究出一套方法來打擊惡犬。

問:為什麼會喜歡上單車踢狗這種活動?
答:嗯?基本上這是一種兼具技巧、體力、專注力與平衡感的活動,對於腳力以及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踢的時候不能太用力,不然反而會失去平衡而跌倒,挑戰性很高。

問:通常你對狗有沒有先做過篩選?
答:有。太大跟太小的狗都不能踢。

問:單車踢狗有什麼訣竅嗎?
答:是的。法鼓山聖嚴法師說的好:「面對他,接受他,解決他,放下他。」碰到狗追來的時候,要能夠面對他觀察個清楚;之後的重點是,跑給他追的時候,要接受這隻狗追逐的速度,然後剎那間放慢,就可以順利的解決他了。踢完之後,一定要沒有牽掛的放下他往前衝,不然等狗回過神來,會更加歇斯底里的撲過來。

問:哪裡是最好的單車踢狗地點?
答:還是河濱公園吧。旺季的時候,狗多的不得了,踢起來屍橫遍野,東倒西歪,十分的爽快。(笑)

問:一般人如果要進行單車踢狗活動的話,你會給些什麼建議?
答:無論如何還是需要一部好車。所以那些輪組該換的朋友,或是變速系統該升級的朋友,最好都是將原車升級之後再來進行這項活動。

問:謝謝您接受今天的訪問。
答:不客氣,你的車也該換個後變什麼的了。

2007年2月12日 星期一

[轉載] 如何維持平順的踩踏

自行車基本上是一個轉圈圈的運動,如何使轉圈圈轉的順暢就非常重要了。
請看看下面圖示:
(圖一)

你可以嘗試單腳踩踏,就可以較容易瞭解下述狀況。

1:單腳踩踏時

齒盤的施力點固定都在十二點鐘方向(圖1之0點),但腳的施力方向卻不斷的改變,在十二點方向時,力臂的長度是零,也就是說如果你直接往下踩是根本無法使車子前進的。
那怎麼辦呢?如果將腳踝背屈 (腳尖向上)或蹠屈 (腳尖向下) (如圖2A、B),你就可以經由施力方向的改變產生一有效的力臂,使車子前進。

在三點鐘方向時,施力方向與力臂正好成九十度(圖1之點5),是最有效的施力點。
在六點鐘方向時(圖1之點10),力臂與施力為一百八十度也是無效的施力,必須用後拉的方式才能產生有效的力量。

2:雙腳踩踏時

在雙腳配合之下,如果只靠下踩的力量那每邊僅有一半的時間施力,這樣會使了施力呈鋸齒狀,有上死點及下死點,使得踩踏像翹翹板,不順暢。如果能雙腳能配合,一邊往下踩另一往上勾, 則可降低單腳的施力, 比較有一平滑的圓形曲線,也可以用到不同的肌群 (向下踩為四頭肌群、後勾為後方肌群)。如果雙腳均能像(圖1) 般,那裡就可以算出雙腳的總和功率。

因雙腳像位差為180度,所以雙腳總和,分別等於:

點0+點10、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

由點2-8至是下踩對一般人而言是相當容易也熟悉的。由點9至18就比較不一樣了,因你必須開始往後拉,至點19放輕鬆,滑過點20重新開始。這個後拉的動作,需要卡式踏板才能做的順暢。


我們再看看下圖不同的踩踏方式:

(圖二)

A 的踩踏方式,腳踝的動作較多,小腿肌肉較得到放鬆,耐力較持久,適合長距離騎乘,如平路或長坡。在這種方式下,坐墊位置較低。

B的踩踏方式,腳踝的動作較僵直,小腿肌肉較不能得到放鬆,較易有過強的下踩力,較無法持久,適合短距離騎乘,爆發力衝刺。在這種方式下,坐墊位置較高。

依據我的經驗,A較難做到,尤其是腳踝須放輕鬆,十分困難。

練習秘訣

1: 最好能有卡式踏板。

2: 維持在理想的轉速 85-100 RPM。

3: 1-2-1-2-1-2-1-2 的踏步默數 一般我們默數會以下踩為準,也就是:

1右腳下踩 2左腳下踩 1右腳下踩 2左腳下踩 1右腳下踩 2左腳下踩

我剛剛提及,後勾上拉是較不易做好的,所以將你的默數改為

1右腳上拉 2左腳上拉 1右腳上拉 2左腳上拉 1右腳上拉 2左腳上拉

4: 數數點也是很重要的 我建議可以試試圖1中的 7、8或9,三個不同的點,自覺哪一個感覺起來腳劃圓最順,這就是你個人的踩踏甜蜜點。

5: 較佳的踩踏力量:下踩時,以四頭肌、小腿後方肌群與大臀肌為主,四頭肌與小腿後方肌群的力量很容易感受的到,反倒是大臀肌較難。後勾上拉時,用到的肌肉以髖關節屈肌為主與小腿前方肌群為輔。你可以試試將髖關節做一屈曲的動作,會發現腳踝會跟著做背曲的動作,因這也是正常走路時的動作。所以後勾上拉時只要用力將髖關節作屈曲的動作即可,不需要去特別強調腳踝的動作。

5: 單速定齒的車:如果有預算,可以準備一台單速定齒的車,如同場地車般這種車後輪是不能空轉的 不像一般車,可以腳休息,放空檔滑行,必須不斷的踩踏。這可以矯正一般人的壞習慣,快踩幾下-休息-快踩幾下-休息,這種不連續的踩法。

6: 單腳踩、POWER ARM等: 各有不同作用,單腳踩可以加強較不順的單側腳;甚至有些還可以有彈簧作為力量儲存,不過自己也沒試過,無法評論。

總結

平順的踩踏需長時間的練習,練習時需專心的注意施力方法及默數技巧。多用點心,你也可以辦到。

[取自:Dr.蕭]

[轉載] 蛋白質的威力

蛋白質應該是目前運動領域中最被廣泛討論的一項營養素。舉重、健美選手和運動強度較高的短距離選手對蛋白質一向有著大量的需求,無論怎麼攝取似乎永遠 也滿足不了他們身體所需的量。另一方面,耐力型的運動員所需要的蛋白質量則相當地少。然而我們卻常常聽到耐力型的運動只需要額外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 攝取只要從一般日常飲食中攝取則綽綽有餘了!這是真的嗎?且看本文的分析!

  一名自行車選手究竟該怎麼吃才能夠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呢?對 於自行車選手而言,光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到的蛋白質是不夠的;因為曾有一些研究報告指出,雖然許多項目的運動選手單單從日常飲食就可以獲得他們所需的蛋白 質,但是自行車選手所需的蛋白質量卻幾乎是一般人每日攝取建議量的二倍。
  蛋白質對人體有著相當大的重要性,它是人體成長的主要原料,全身細胞 的機能維持與修護也必須要靠蛋白質,此外,在輔脢及荷爾蒙的製造過程裡,蛋白質也佔了一席之地。正由於蛋白質是肌肉組織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在運動後需要補 充大量的蛋白質才能夠修護人體的肌肉細胞以及供給養料給新生細胞。

蛋白質可轉換成能量

  人體會自然將蛋 白質保存下來作為燃料,因為蛋白質是一種多結構體,且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不過,有的時候當肝醣的量降低時--像是長時間的騎乘訓練或比賽後,人體除了消 耗體內既有脂肪以轉換成能量之外,此時肌肉組織中部份的氨基酸(蛋白質的最小單位)還會轉換成能量來供人體使用。一旦肌肉組織中部份的氨基酸被用來轉換成 能量,肌肉組織就會失去它的既有的強度和耐受度。(簡單說法:就是肌肉被消耗掉了)
  另一方面,騎乘自行車時全身會變得緊繃起來,一旦緊繃,你 體內的腎上腺便會自然地分泌出荷爾蒙可體松(hormone cortisol),同時荷爾蒙可體松會從你的肌肉組織中搾取出蛋白質,以讓人體有更多的能源可供使用。於是,運動時間持續得愈久,肌肉組織中就會有愈來 愈多的蛋白質被搾取出來作為能量,如此一來,運動後所要攝取的蛋白質量也要跟著增加;因為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這時,荷爾蒙可體松 便不再繼續分泌。

自行車選手需要多少的蛋白質?

  對於運動量較少的人而言,只要有健康且均衡的飲食,他 們即可攝取到所需的蛋白質,但是對於自行車選手而言,單單這樣是不夠的,為了要獲取能量並幫助肌肉的生長及修護,他們務必要攝取比一般人還要大量的蛋白 質。另一方面,自行車選手時常將體能在長時間的狀態下發揮到極限,如此一來,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轉換成能量,但是一旦碳水化合物的貯量不足以供能量所 需時,體內的蛋白質就會開始燃燒,轉換成能量被人體使用。根據研究報告指出,一名自行車選手在長時間的騎乘中,其消耗總能量的10%是來自於體內的蛋白 質。同一時間內,蛋白質不但作能量之用,而且還被用來修護運動中肌肉組織的損耗。因此,耐力型的自由車手在強度較大的訓練期間裡,每天務必要攝取其體重 (以公斤計)乘以1.6公克的蛋白質量才足夠。不過,當你身體某部份的肌肉從未經過訓練強化或未經某種強度地訓練,而你突然開始要訓練它們時,它們更容易 受到損害。譬如說,非賽季期間你突然要實施重量訓練,或是你突然將現有的訓練計劃增強,此時你便需要更多的蛋白質,或許每天要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到你體重 (以公斤計)乘以 1.8公克的量才足夠。
  雖說自行車手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但是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一旦人體中的蛋白質過剩便會轉成脂肪貯存起來,同時血中的氨和尿酸也會增高,這些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新陳代謝廢物。於是,身為一名自行車選手,對於蛋白質每日總量的攝取不得不謹慎。

何時補充效果最佳?

   許多自行車選手為了增強力量而訓練(如目前流行的LSD),所得到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訓練過程裡,肌肉中的蛋白質被擷取出來作為能量而耗損。因為 當肌肉肝醣耗盡時,人體會轉而將氨基酸作為能量的來源,但是肌肉也同時需要這些氨基酸來建立肌肉群並維持肌肉的強度,一旦氨基酸被轉去當成能量消耗掉,就 會造成肌肉生長速率減緩,甚至會影響騎乘的表現。所以,運動後一定要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這樣一來才能夠重新建立肌肉群。
  胰島素是幫助人 體中蛋白質合成的一個重要元素,它可以促使氨基酸進入肌肉細胞,並在那裡合成蛋白質作為建構肌肉組織之用。研究報告證實,運動後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是 二者缺一不可的,這有助於蛋白質的合成,因為補充這二樣東西可提供人體一個優質的環境,在此環境內,肌肉可以有效地生長,若單單只補充碳水化合物是無法達 成如此效果的。可是通常在高強度運動之後,食慾會大大地減低,即便你心裡清楚地知道運動後一定要馬上補充碳水化合物以迅速恢復肝醣的貯量,此時你可能也不 太想吞嚥固體的食物。不過所幸的是坊間有些飲品是同時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你可以用它們來作為運動後的補充品,它們不僅有助於幫助體內水化合物的再 度合成,還可以增加肝醣的存量,並重建肌肉的蛋白質。
  所以為了迅速恢復肝醣貯量,比賽後或訓練後一定要儘快補充含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飲品或 點心。至於要如何選擇此類產品呢?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最好是一比四,依體重的公斤數來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為每公斤體重約 2.2公克,舉例來說,一名體重68公斤的自行車選手,運動之後要補充約15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再以四比一的比例推算出需要約40公克的蛋白質,而且務 必要在運動後二小時內使用,才有最佳效果。

重建與保健你的肌肉蛋白質

  長時間或是高難度的騎乘裡,蛋白 質的耗損是必然的,因為它要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不過蛋白質的耗損相對地會造成肌肉強度的減弱,甚至肌肉群的數量會因此減少。於是,運動一結束,身體會馬 上對受損的肌肉蛋白質展開一連串的修護行動。近年來的研究已指實,胰島素在肌肉的重建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可以幫助氨基酸進入肌肉裡。同時胰 島素可以抑制荷爾蒙可體松,使得肌肉中蛋白質的流失情形減少到最低。
 

[轉載] 爬坡經驗談

有些人認為爬斜坡太辛苦了,不大喜歡!有些人雖努力練習但進展慢,失去信心!

雖然身體是先決條件,但你的爬坡姿勢等有沒有問題呢?請看本文 ,也許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馬拉松的跑步方法有兩種long stride和pitch,這兩種方法的不同在於按照體型採用不同的跑步方法。發揮自己體型長處的跑步方法,跑得快而輕松。騎自行車也一樣,爬斜坡時,有些人採取坐為主的姿勢沉著爬坡;有些人交替進行直立或坐的姿勢,有節奏地爬坡。像M. 彭丹尼一樣身材較小者一般採用後者。身材較大的J. 烏裡奇等一般採用坐的姿勢,因為他們的腳比較長,坐著也能放出較大的能量。這兩種方法那一個都可以,關鍵是你用那一種方法爬坡時輕松。
最好試一試那一種方法適合於自己。方法是:10分鐘左右就能爬上去的斜坡上,用上述兩種方法試一試,通過幾次試驗找出適合於自己的方法,同時也會找出需要加強的地方。

 
坐的基本姿勢
   爬坡時在坐墊上坐穩,並有意識地注意旋轉數。

[優點]
1) 與站立比較身體不那麼擺動,可保持較低的心跳數,因此身體能量消耗少。
2) 容易維持一定的速度。

[缺點]
1) 需要進攻等時,瞬間提高速度時反應慢。
2) 由於上身活動少,肩膀及腰部容易積累疲勞。

[姿勢的要點]
1) 腰向後沉,臀部好像壓住坐墊般坐穩。
2) 上半身要放松,不要使用不必要的力氣,尤其是肩膀不要用力要放松。
3) 坐在坐墊的中心。
4) 不要過分動腳脖子(腳後跟上下移動的踩踏不好) 。
5) 曲柄的旋轉數為60~90次為目標,根據坡度變化狀況時時變更齒輪比。
6) 上半身及頭部沒有必要時,不要向左右擺動。
7) 要注意前方。

站立的基本姿勢
  保持身體的中心線,有節奏地爬坡。

[優點]
1) 所能放出的能量較大,遇到坡度大的地方,或者需要進攻時,對情況的變化反應快。
2) 由於全身都在動,因此疲勞不會集中在某一處。

[缺點]
1) 由於運動量大,與坐的姿勢比較,心跳數上升。因此維持長時間較難,也就是所消耗的能量大。
2) 因為不坐在坐墊上,身體容易向左右擺動。

[姿勢的要點]
1) 自行車雖然向左右擺動,身體的中心線要保持不變。
2) 不要低頭,向前看。
3) 動作要有節奏感,旋轉以60次左右為目標,根據坡度情況隨時改變齒輪比。
4) 注意腰部的位置及彎曲度。若過於彎曲時,上半身的姿勢被破壞,變成前部加重,此時不能很好地傳遞力量到腳踏上。
5) 兩腳的踩踏力要均衡。
6) 上半身要放松,不要使用過多的氣力,握緊剎車外,其他部位要放松。

你有無這種毛病
 
●爬坡時速度的分配要適當,呼吸不要過於勉強
有些人在平地上高速行走不覺得很累,但是一上斜坡就很累。很辛苦的原因是:假若速度的分配不得當,呼吸會不順暢,太辛苦時呼吸加快,過於短促的呼吸使人更加辛苦。呼吸的過程是呼出廢料吸進新鮮的空氣,否則體內得不到新鮮的氧氣,結果身體就不能動了。若你是處於這種情況,應重新考慮速度的分配是否恰當。

●不要浪費氣力,姿勢要舒適
爬斜坡與平地不同,因為爬坡時抵抗重力前進,當然比平地辛苦。為了盡快爬上去,使用全身的力氣前進,但是自行車總是不聽使喚,真是氣惱!存在這種情況的人的關鍵問題是,力氣過於放在身體上,而不能取得順暢的姿勢引起的。看一看著名選手爬坡時的姿態,齒輪重而快,但是從整體來看不是重而吃力,給人的印像是走的很輕快。名選手說「越不會爬坡的人越把氣力過於放在身體上」。這些人為了盡快爬上去,無形中采用不恰當的速度。建議以適當的速度爬坡,領會爬坡的姿勢,建立適合自己的速度及姿勢。

●加強肌肉的鍛煉
在爬坡過程中身體某部位引起痛時,忍不住真想下車,有這種體驗的人恐怕不少。引起痛的部位主要有肩膀、腰部、腳。原因可能有下述幾個情況。力氣是否過於集中在痛處;重新考慮一下你的騎車的姿態,以及踩踏技術;其次是引起痛處的肌肉不夠結實,長時間連續加負荷到肌肉不夠結實的地方時,會引起痛,因此應加強這部位肌肉的鍛煉。

消除症狀,輕快地爬坡
 
1. 臀部緊貼在坐墊上
坐著爬坡時臀部往往會向前移動,雖有差異,許這是經常發生的現像,這種現像頻繁時不能進行穩定的踩踏。解決的方法是:臀部緊貼在坐墊後部的較寬的位置上,這樣做後還不行的話,可能是以腰為中心的身體的主干部位的肌肉不夠強壯引起的。另外也和安裝坐墊的位置也有關系,建議重新考慮一下坐墊的位置。

2.向前直跑
爬坡而非常疲倦時,身體往往向左右擺動,這時最容易掉車,因此身體要保持穩定並直視前方。上坡時速度較慢,視線應放在3~4米範圍。對上坡尚未掌握要領的人,往往緊握把手,力氣過於集中在上半身上,這促使身體更加向左右擺動。臀部穩坐在坐墊上,以腰為中心支撐自行車。手腕支撐著上半身,必須放松。

3.腳的旋轉
爬坡時的踩踏的旋轉數,低於平地時的旋轉數,因此腳踏旋轉不是輕快的旋轉,而往往成為踩踏式的用力的旋轉。其因最大可能是齒輪太重,太重是不好,但是太輕快也不好,因為太輕時心跳加快會很辛苦。爬坡時最理想的旋轉數是60~90次。坐墊的高度也應該重新考慮,坐墊太高時腳踏不能順利旋轉。最理想的坐墊的高度是,在平地上以100~110旋轉數連續走10分鐘而感到很順利時,此時的坐墊的高度適合於你。

3. 重視節奏
若能順利爬坡時會感到輕快的節奏感,甚至於在腦子自然浮現出喜愛的歌。若感到爬坡不順利時,很可能是節奏不好,節奏感不好時,呼吸變得辛苦,此時齒輪比可能太輕,應隨著坡度的變化改變齒輪比。腳感到累時,可能齒輪比過於輕快,改變齒輪比之後,恢復節奏。若感到坐的時間太長時,采取坐與站立並用的方法來恢復節奏。

4.不要過於勉強,量力而行
爬坡競技時,一定要量力而行,若感到很累時降低速度。或者退到集團的後面,調好呼吸和姿勢後,再趕上集團。這樣做的結果跑起來變得輕松。

5.調整呼吸
爬坡變得很辛苦時,若是坐的姿勢時會出現:腰彎曲,體重壓住握把,像是握把支撐上半身似的現像;若是站立姿勢時會出現如下現像:背部變得駝背。這種姿勢不利於呼吸,使得心跳加快,呼吸變得更差。遇到上述情況時,瞬間挺胸采取容易呼吸的姿勢,大大呼出等改變呼吸的節奏是很有效的。另外,應該經常保持呼吸順暢的姿勢也很重要。

6.肩膀酸痛
有些人為了加把力,緊緊握住握把向前推。這種方法會加重肩膀的負擔,使得肩膀酸痛。這種方法說明此人沒有很好地使用腳力來踩踏。為了加把力而緊緊握住握把只能起反效果。應該坐穩,在感覺上以腰為中心支撐著自行車,手腕只是補助作用,不必要太使力。另外,握把的距離不恰當時也會出現這種症狀,有必要時應該調整握把及車把立的長度。

7.腰痛
不一定是爬坡,在平地上長時間騎自行車時,也有不少人會感到腰痛。引起這種症狀的原因是,腹部及背部肌肉不均衡引起的情況較多。應進行增強腰部及背部肌力的鍛煉。另外,爬坡時一直坐著會增加腰的負擔,看情況有時站立使肌肉放松。

8. 腳抽筋
由上向下踩腳踏時,腳跟向下;由下向上踩腳踏時,腳跟又向上。這種不必要的動作將增加腿肚的負荷,腿肚的肌肉不多,所放出的能量有限,也不能持續很久。因此大大超過負荷時容易引起抽筋等的症狀。為了避免上述不良動作,應該盡量避免改變腳踝關節的角度。

9.充分利用大腿部的踩踏
大腿以膝蓋為中心,分為上下兩部分,怎樣使用大腿才能進行有效的踩踏?最重要的是有效地使用大腿背面的部分以及腰部的肌肉。大腿背面的部分在腳中肌肉最粗,纖維最長,所放出的能量多而持續時間長,因此能進行充分利用這一部分的踩踏時跑得快。騎車時腰部要坐穩,時時注意踩踏。用工具之類,設法固定腳踝限制它的可動範圍,進行這種練習時,自然形成負荷加在大腿部的踩踏。為了矯正腳踝的不良動作,用這種方法來練習也是好的。

10.應該經常鍛煉筋力
自行車競技不單是腳力,身體主干部位的筋力也非常重要,若身體主干部位的筋力結實,能穩坐在坐墊上,有效地發揮腳的能量。體能鍛煉的效果,騎自行車來練習比較更有效果。在家裡每天進行約30分鐘的體能練習很有效果。

[轉載] 緊急全力煞車技巧

正確來說,剎車應是如何在正確時機、最短時間、最短距離內降到您預期中的速度!

為了正確的剎車,我們必需了解剎車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事實證明唯有前後輪同時全力剎車才能獲得最短剎車距離,剎車距離取決於剎車功能(剎車塊與輪圈的搭配)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程度,大部份剎車力道會經由前輪傳達出來,前輪及後輪的制動力比例約為70%比30%,因為在剎車過程中,整個車身重心會往前移動,所以在剎車時臀部應離開座墊將身體重心往後移動。

在練習剎車技巧前,必須先調效 出適合個人騎乘風格且能有效發揮剎車功能的壓點(煞車塊接觸到輪圈),有二點需要注意:
1.拉剎車把手的手指最前端第一節關節能有效彎曲扣住剎車把手,手指全力往內拉住把手時,第二節關節必需大於90角,且拉桿起碼距離握把有一個半指頭寬度裕度,避免長距離下坡剎車塊的磨耗,造成剎車把手碰到握把上的手指,影響剎車功能。
2.較高級的剎車把手可調整把手施力點的槓桿比,造成剎車力道手感上軟硬的差異。

全力剎車基本騎乘姿勢:

1.臀部迅速往後移離座墊同時,穩踩住踏板,手臂伸直,目光朝前。
2.在確實將臀部往座墊後方移離才能做出接下來的動作…儘可能再降低身體, 此意謂您的臀部會位於座墊的後方。
3.全力拉剎車把手,在前後輪不打滑且逐漸增加剎車力道的同時,隨時調整重心位置,直到感受剎車到後輪剛好浮離地面的程度(此時是最有效率的剎車)。

“前空翻”不是前剎車力道太強的原故,而是沒能利用重心的轉換及利用伸直手臂來支撐往前的加速力道,若是全剎車時前輪快打滑,迅速短暫釋放前剎車把手可解除其窘境。

但若前輪剎車力道低於後輪,意指後輪的減速力太大…就會產生大家耳熟能詳的”甩尾”動作,只要短暫釋放後剎車把手即可。

全剎車技巧可運用到以底下二點之外的任何剎車條件上:

1.濕滑或鬆軟路面:地面和輪胎間摩擦力降低,若百分百使用全剎車,會加重前輪荷重,導致前輪打滑失控。

2.顛簸路面:尤其OFF-ROAD高速行駛時,車身可能會跳離路面,前剎車把手拉起, 造成前輪鎖死失控打滑。

要是把爆胎或是剎車故障算下去的話…這四種狀況就必需仰賴後剎車的有效運用,但其姿勢是和全剎車的基本姿勢是完全相同的。

[轉載] 騎車疼痛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肩膀疼*** 引發這個部位的疼痛主要是車子上管比較長,車把比較低,上肢支撐身體的超過了你的肌肉負載能力造成的,解決的辦法是升高車把高度,減少車把和車座之間的高度差,使用上管+龍頭短一些的組合.

***脖子疼*** 這個往往和肩膀疼同時出現出現,解決辦法同上,需要說明的是,看前方的路,可以先看看前面比較遠的地方,有沒有十字路口,有沒有需要躲避的行人或者障礙物,同時判斷需不需要提前減速,然後轉而觀看比較近的路面信息,看看有沒有小石頭或者坑需要躲避,這樣不停的轉換觀察的視角,就可以避免脖子疼

***腰疼*** 這個往往是騎行的時候身體比較直造成的,因為更多的力量負擔在腰部,會導致腰部疲勞,出現這樣的情況是,身體重心及時前移,壓低上身角度,讓手臂負擔更多的身體重量,這樣會減輕腰部的壓力,情況可以減輕

***膝蓋疼*** 1: [膝蓋上部疼]:一般都是運動量比較大時發生的,也就是肌肉疲勞,產生疼痛也是肌肉自我保護的方法。 [解決辦法]:多用小齒比起行!就是依靠腳踏的快頻率來提高速度,同時付出最小的力量! [座墊到腳踏的距離]:出現膝蓋上部疼也有可能是座墊到腳踏的距離比較短造成的!如果這個距離太短,容易在完成一個蹬踏動作周期的時候,腿部一直處在疲勞狀態,而不能得到休息,正確的座墊到腳踏的距離值應該是光腳時座到座墊上面,腳跟可以剛好碰到腳踏作蹬踏運動,並且屁股不會因為腳夠不到腳踏而左右扭動!這個距離也和腿部柔韌性有一定的關系,柔韌性好的可以適量增加這個距離,反之!

  2: [膝蓋後部疼]:一般都是座墊高度太高引發的,或者很久沒有騎車,突然間騎車,身體不太適應造成。 [解決辦法]:降低座墊高度,隨著騎車的越來越多在慢慢提升這個高度! [座墊到腳踏的距離]:出現膝蓋後部疼是因為後面的韌帶有點拉傷導致,這也和不正規的腳踏姿勢有關!

  正確的姿勢和正確選擇車子大小和角度也決定了騎車的舒適程度先說說正確的姿勢: [腳踏] 正確的腳踏部位是前腳掌部分,這個部分控制最為靈活,而且發力也最為容易,同時有一定的緩衝作用,這和使用腳掌中部是有很大區別的!當穿鞋踩道腳踏上面時,蹬踏時腳向外部撇或者向內部撇都是錯誤的動作,這樣在整個蹬踏過程中,你的腳會在腳踏上面左右扭動,這會磨損你的膝蓋,同樣也在你發力騎行的時候對膝蓋帶來不適,同時也會卸力! 腳腕的角度問題,蹬踏技術有很多,但是對於長途騎行,目前最好的腳踏技術就是腳腕一直保持90度角,而不是來回變化,這樣可以保護你的腳腕,也可以均衡的發力,有利於騎行舒適感的提高

  [膝蓋部分的動作] 這是你動力的源泉,這部分動作最為重要!首先你的膝部在等待過程中不能左右晃動!否則會磨損你的膝蓋,上坡發力的時候最為明顯!!!關於座墊前後位子的調整, 在腳踏方向與地面呈水平的時候,你的膝蓋部分和小腿應該垂直於地面,而不是過前或者過後!這樣不僅回影響你的發力,也會帶來不舒適的騎行感覺!

  [踩踏] 這是最難的一項技術!可能有人會說,這又什麼的,不就是使勁踩嗎?這樣回答的話就大錯特錯了!正確地腳踏是在正個圓周過程中,都能完美的發力!也就是均衡的給你的車子動力!我們平時騎車,都是每個腿的蹬踏負責一個半圓的範圍,也就是說是分開用力,而不是同時用力!這樣的結果就是在加速的時候你感覺車子一縱一縱的!其實那個停頓就是我們常說的“腳踏死點”!也就是在2個曲柄垂直地面的時候,這時候車子基本不受力!如何能夠在每個圓周流暢的蹬踏!這就出現了“卡踏”!

  [卡踏] 使用卡踏能在腳踏過程中,一隻腿蹬踏的同時,另一隻腿可以上提的動作,這樣配合,就可以帶來近乎完美的蹬踏,也可以平滑的度過“腳踏死點”!但是穿上自縮鞋不意味著就能根本改善你的蹬踏技術,因為你還需要有意識的練習一隻腿蹬踏的同時,另一隻腿可以上提的動作這樣正確的腳踏技術,但是只要你穿上了,就能改善很多,當然,舒適感也增強很多,這個東西不是用來耍COOL的.

[轉載] 為什麼騎完車後,小便時會痛?

為什麼騎完車後,小便時會痛 ? 這可能是底下幾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
坐墊太高,一旦坐墊太高,你的雙腳騎乘姿勢會變的不正確,也就是腳回轉時上死點和下死點會變得很明顯,造成腳施力回轉動作不是圓型,而是橢圓型,那臀部在坐墊上便會上下抖動,自然跨下受力會很大

第二:
上身姿勢過低,也就是當騎車加速時雙手置於手把下彎處時,持續時間太久,而且姿勢過低,所謂過低是指把立和坐墊之間高度的落差太大

第三:
不是穿著標准的運動車褲,好的運動車褲子是有很柔軟的襯墊在跨部,以防止長時間摩擦和震動所造成的不適感

第四:
坐墊太小或太硬

第五:
就是你的"兄弟"在褲內的位置不好, 如果你的兄弟受力壓迫時間很久,下車時會因突然血液循環而變的會麻痛.

2007年2月5日 星期一

[新聞] 2007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亞洲最大、最專業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今年邁入第20屆,即將於今(96)年3月24日至27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世貿一館及世貿三館盛大舉行。 據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表示,計有686家國內外廠商報名參展,使用2,302個攤位,較去(95)年成長近6%,規模在創新高。本屆參展外商主要來自美國、義大利、日本、香港、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士、荷蘭、英國及澳洲等30 個國家及地區,十足展現本展的國際化程度。國際知名大廠如巨大(GIANT)、美利達(MERIDA)、愛地雅(IDEAL)、建大(KENDA)、SRAM、MAXXIS、Shimano、TOPEAK、SCOTT、Campagnolo、Continental、SAPIM、Accell等都將在本展發表最新研發之產品。

歷經20年來的努力,加上我國自行車廠商在研發、生產及行銷上的投入及熱烈參與展出,外貿協會已成功地將此項展覽打造成國際上頂尖之自行車專業貿易展,促使我國自行車產業在全球佔有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根據經濟部統計,95年前三季我國自行車成車出口量逾309萬台,出口值達5億9千萬美元。主要零配件的出口值則有26,463萬美元,顯見台灣自行車產業已突破傳統代工,往高附加價值、新功能等方向發展,並持續朝向世界知名自行車品牌邁進。其中,巨大與美利達更分別位居全球第7及第19大品牌。而本展各大國際知名大廠雲集、強調高品質以及產品線完整等多項優勢,不但滿足國際買主一站購足的需求,更使本展成為世界最專業的自行車採購中心之一。

本項展覽展出項目包括自行車整車、電動車及自行車零配件。世貿一館將展出自行車車胎、座墊、車身、車燈、煞車、變速器等零配件及輕型電動車(LEV),而世貿三館則以自行車整車為主。主辦單位外貿協會在展覽期間安排近百場貿易洽談會,提供國內廠商與英國Halfords、義大利Atala等國際專業買主交流機會之外,同時,也將舉辦多項活動,包含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戶外試騎、創新產品頒獎及展示、產業研討會、台灣自行車之夜等,相信這些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展覽周邊活動,可以使遠道而來參加本展的廠商與買主覺得不虛此行。

台灣自行車產業近年來不斷的在產品輕量化、差異化及創新上努力,台北的自行車展會也一直朝向活動的創新、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及展覽會品質提升上努力,使展會成為自行車產品「創新價值、領導流行」的展示櫥窗,同時也是國際買家專業的採購平台。想要掌握自行車最新潮流,「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絕對是您不容錯過的選擇!

相關訊息請至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網站查詢

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20070203 - 萬溪上風櫃嘴, 北33汐碇遊鹿窟

難道風櫃嘴上真的有一股黑色原力嗎?

2/3 天氣超好, 心理盤算著, 今天總算不會像前幾次一樣, 萬溪騎到一半就開始下雨了吧..

不過好運幾乎是很難跟風櫃嘴劃上等號, 七點沒到, 先是祥昭通知說, 身體不適不能參加, 後面又接著陶一說, 他的冠軍一號前晚還好好的, 一覺醒來, 前輪竟然沒氣了, 只好先拿meme3的前輪頂著先... 囧rz是怎樣?



在美麗華前的廣場集合出發後, 大夥一路從劍南路接至善路, 慢慢龜上風櫃嘴. 曬著久久未見的暖暖冬陽, 實在是一大享受.

午後從汐萬公路滑到汐止, 再從汐碇公路逛到鹿窟一帶, 可以從高處遠望早上翻山越嶺的成果, 這對於popo和米奇黃而言, 不知道有沒有一點激勵的心理作用?

這次沒時間喝五指山的咖啡, 希望下次大家的體力和腳程能進步一些, 少30分鐘, 你們的咖啡就到手啦!

今日爬坡總高度: 約1140m
今日總里程: 約60Km

照片地圖

今天米奇黃的GPS用了不work的電池, GPS記錄到一半就罷工了, 只能畫出殘念版的軌跡圖, 可惜圈圈沒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