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好玩!
現在一般人肥胖的情形比以前的人更為嚴重,其主要是因為大多數自動化機械取代人工,所以人們的運動量就變小,也就較易貯存過剩能量,所以現今人都想盡辦法去減肥。以下我們特別來暸解運動在體重控制方面的益處:
1、運動可以多消耗身體的能量
運動可以使身體消耗比平常休息時還多的能量。可是,大多數人只以為運動當時才多消耗能量。卻忽略了運動完後,還持續好久的時間(大約6-8小時),身體一直維持比一般休息時還高的代謝率(Metabolic Rate)。這段期間身體的能量消耗會提高。譬如:以跑步或快走的方式完成四五00公尺左右的距離,依體型不同,大約需要消耗二五0
四00卡的能量。而在運動之後,根據測量,運動者每小時比平常休息時多消耗三0五0卡的能量,持續六至八小時之久,合計可以多消耗一八0四00卡的能量,如此,因為前述的運動,運動者總計可以多耗費四三0八00卡的能量。若能每週施作四至五次這樣的運動,一個月大約可以減少四磅脂肪,一年將達四十八磅之多!2、運動有抑制食慾的效果
根據實驗研究,不論以動物或人作受試者,運動會減弱食慾。早在一九五四年,曾證實老鼠食量減少,體重也減輕了。後來,更多類似的研究,更進一步證實這種結果。甚至,以人作受試對象,結果亦不例外。就曾有研究證實,規律的有氧運動(Regular Aerobic Exercise) 有減少食慾的效果!另外,針對學童所作的研究證實,如果將遊戲活動的時間由午餐後改調至餐前,則發現兒童的食量有減少的趨勢。通常,只有在身體長時間從事 費力的工作或激烈運動時,如重度勞力工作者或運動選手等,食慾會比平常人高。但是,一般人所從事的適量運動,則不致於提昇食慾。相反的,食慾還可能比不運 動的狀況更低呢?所以說,運動可降低食慾,有助於避免因飲食過量所帶來的肥胖威脅。
3、運動在減肥效果上,可以擴大脂肪的消耗,而減少非脂肪成份的流失。
就體重控制而言,體重減輕(Weight Loss)與脂肪減少(Fat Loss)並非完全相同的意義。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純粹飲食節制的方法所造成的體重減輕效果,其中百分之七十是脂肪組織的減少,但另外百分之三十則是由肌肉(Lean Muscle)的流失所造成的。若改實施飲食節制和運動兼顧的方法,結果脂肪組織的減少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比例。運動的情況下,身體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提供活動能量消耗的份量會提昇,如持續三0
六0分鐘的運動,其百分之五十的能量來自於脂肪的供應。而六0分鐘以上的運動,借重脂肪所供應的能量更多可能佔全部消耗能量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五左右。4、運動有助於預防成年前脂肪細胞數(Number of Fat Cells)擴增,也可以促使成人脂肪細胞尺寸(Fat cell Size)縮小。
肥胖的問題出在身體脂肪過多,而造成脂肪過多的直接原因則是脂肪細胞數增多以及個別脂肪細胞尺寸的增大的綜合影響。
在人生長過程中,有三個階段脂肪細胞數目增加得很快:1.胎兒在母體懷孕階段的後三分之一期間;2.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期間;3.青春期前。在這些階段 期間,實施運動可以有效的抑制脂肪細胞的生成。為什麼我們非常重視脂肪細胞數目的擴增呢?因為脂肪細胞一旦生成即永久存在,將來進行體重控制就不容易了。 根據研究,極度肥胖者的全身脂肪細胞數可以高達一五00
三000億個。而正常人可能只有二五0三00億個而已,一般相信,在成人以後,脂肪細胞數即不再增加,那時,唯一可以影響身體脂肪量的就是脂肪細胞尺寸的大小了。因此,運動的習慣應該從小養成,先預防早期的脂肪細胞數目的擴增;成人也一樣要有規律運動的作法,可以減少脂肪細胞的尺寸,以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而減肥的運動原則如下:
1、儘量選擇全身性運動。
2、選擇可以自我調整運動強度和持續的運動。
3、切勿憑感覺推論身體運動所消耗的能量。
4、考慮減肥效果的運動,持續時間的條件比運動強度條件更重要。
5、減肥運動比較強調運動的總時間。
[資料來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研所]
全國小學生除健康或身體因素外,未來要在國小階段學會騎自行車。教育部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要求各縣市配合「推展校園自行車運動及走路上學計畫」,下學年度起把騎自行車納入學校課程教學。
教育部也將委託高中體育總會,編製自行車騎乘教材、教法手冊,作為學校教學參考。手冊內容包括騎自行車技巧、騎乘安全等,透過學校教學讓學生都能享受騎自行車樂趣。
教育部體育司長何卓飛表示,教育部是配合行政院在今年推出的「千里自行車道、萬里步道實施計畫」,決定推廣學生騎自行車,除了節省能源、減少空氣污染,也希望讓學生藉由騎自行車達到強身功能。
他表示,體育司的目標,希望全國小學生都能學會騎自行車,偏遠、鄉村地區的國中生,能騎自行車上下學,國、高中也要多舉辦自行車休閒活動。
何卓飛表示,台北縣板橋國光國小自行車推廣非常成功,學校利用合作社外包盈餘購買自行車,讓學生在校內上自行車課程。該校6月初還為六年級畢業生舉辦自行車駕駛執照畢業路考,學生要通過考試,才能參加畢業典禮。
至於推廣方法,何卓飛表示,學校可以利用學校體育課、社團活動或彈性教學時間,由校內老師或民間團體教學生騎自行車。教育部95學年度起也會舉辦縣市推廣說明會,培訓種子教師、舉辦研習會。
目前全國國中小學生共有260多萬人,何卓飛表示,9月開學後的新學年度,教育部會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全國還有多少國中小學生不會騎自行車,讓學生利用校園籃球場、空地學騎。
單車運動與抽筋之關係 | ![]() |
抽筋,是運動傷害裡最常發生的現象。楊天放醫師支援田徑協會各級馬拉松 賽時,曾有處理1000人以上抽筋的記錄,由此可見抽筋在運動界的普遍。 了解抽筋的原因,事前才能有效預防、發生時也可馬上獲得改善。
MTB車架幾何祕笈
大部分的騎車人或單車族,都將車架的幾何當成一種魔法妖術,裡面充滿了難以理 解、永遠都搞不懂的事實。幾乎所有的現代越野登山車只在幾種角度內變來變去, 兩度的差異就可立判車架的高下。二十年來的試驗造就了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登山 車車架幾何:71°的頭管角度、73°的座管角度、23英吋的上管長度、16.9英吋 的後下叉長度及12英吋的BB高度。雖然實在很難說得出兩個不同廠牌的車子,騎 起來的操控感覺有什麼了不起的重大不同,但是,不一樣真的就是不一樣!
消除惱人雜音有一套!
| ![]() |
愛車有雜音是很令人受不了的一種折磨!更糟的是,這種情況會加速愛車退化成毛 病多多的老爺車。不過車友先別急,有了以下的小技巧,一切將獲得改善。